孙家山
按照集团和国资委的统一部署,全系统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创新突破”大讨论活动。食品公司根据自身的商品特点和企业性质,选择了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对标,并于8月16日到达杭州对浙江粮油公司进行考察学习。
浙江粮油公司是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省级专业外贸公司,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国有股占70%,有职工近300人,年销售额近40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活畜禽、粮食油料、酒类饮料、工业食品、纺织服装等。其“塔牌绍兴酒”、“达利牌金华火腿”、“西湖牌水煮笋”等都是畅销海内外的传统优质食品,在消费者心中享有美誉。
这次对标活动得到了浙江粮油公司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吴桂英董事长基本上是全程陪同,包括参观帕尔玛食品有限公司。吴兴国总经理以及三个副职也都参与了座谈或交流。可以说浙江粮油公司给我们交了底,是真心实意的在帮助我们,是希望我国粮油食品企业南北呼应,共同合作,携手发展的大局观的体现。
八月的杭州城热浪滚滚,但是比热浪更灼人的是浙粮人的热情。从办公室等部门到下属企业的领导无一例外地按照我们的提问给予详细的解答,甚至为了帮助我们更充分地了解浙粮,他们还给每位来访者一套今年出版的浙粮报《良友》,同时该报主编诸葛渊先生不仅全程陪同,还充当起导游和讲解员的角色,其丰富的理论和渊博的只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这次学习和观摩,对比我们企业的发展,给了我强烈的触动,至少在三个层面上我们存在着不足。
首先浙粮人的精神面貌和对待生活和事业的信念与追求是我们天津食品的员工所欠缺的。从机场接机的司机口中我们就能体会到一个普通浙粮人的自豪感。他们谈时事、谈杭州、谈浙粮,无不是信心满满,情绪激昂,而高层领导则精诚合作、纵横捭阖。特别从《良友》报上的文章中可以体现出浙粮公司的文化建设开展的有声有色。职工关心企业,不论是报纸投稿,还是合理化建议,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职工建议,帮助企业实现利润和效益的改善。同时企业也乐于拿出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上来,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我们也有相同的工作,但是从多个层面都没有做好,也缺乏应有的重视。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文化建设时指出:“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乃至政治文明形成一定制约。”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如此,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亦如此。对比浙粮我们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在调动职工参政议政上,在唤发职工内心的激情上也有待于做更多更扎实的工作。一个企业经济工作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成败使然。好的文化建设必然助推企业的业务经营,反之亦然。
其次是控股企业的发展模式给予我们的启发。这次参观的两个企业都是浙粮的支柱商品基地,但基本上又是相对独立的运营模式。浙粮公司对企业的管理统一集中在一个部门,制定企业的宏观管理规划,仅对企业的领导班子和财务进行管理,不过多地涉及具体经营。鼓励企业的资金进入浙粮财务部门的“银行”系统。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引进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模式,形成了同行业中极有力的竞争团队。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
而制订的管理规划,主要表现在对经营结果的重视,对一个班子施行整体评价,赢着重奖,亏者自罚,使之班子成员必须拧成一股绳才能带领企业向前发展。而对于企业在重大投资决策为题上,只要是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诉求,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上有利就全力支持,也使得绝大多数的想干事业的人留在了企业。细致的、人性化的管理机制更明确了这些人员安心本职工作,精心敬业。相对而言,绍兴黄酒和金华火腿的投资都与我们酒厂的规模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但从其管理方式,以及开展内贸业务的速度上都是需要我们向其学习的。“塔牌”绍兴酒的年产规模为4万吨左右。近两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销低速,出口量只占年产黄酒量的15%-20%,扩大内贸势在必行,因此,“塔牌”绍兴酒在三大黄酒品牌中选准定位,毅然投入到内销当中,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已经实现内销3万吨的规模,而且中高档瓶装酒占到四成以上,销售额突破四亿元人民币,呈绍兴酒三足鼎立之势。这种气势和有为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相信我们有“玫、加、高”的品质优势,假以政策和资金,加上天食人的努力,也会成为天津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第三是浙粮人挖掘和储备人才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传统的金华火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就了其中国独有的品质特性,过去的加工方法很有些像我们天津冬菜的加工,不拘于条件,结果催生了个别不法分子用农药灭菌的案例,大大影响了这一传统商品的美誉。一方面有大量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又是耽心害怕食物存在问题。浙粮看到商机,更看到食品安全对于国人未来需求的重要性。斥资一亿多元引进意大利的加工工艺,建设高标准无菌化厂房,生产合格的金华火腿满足各方面的需求,给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厂房设施等等的现代化程度,而是引进的总经理周小平这个人。
周小平是当地传统制作工艺的佼佼者,后来被公司派到意大利学习,兼有中、西两种制作火腿工艺的顶级人才。浙粮公司要想制作高端金华火腿,并要在工艺改革上下功夫,必须拥有周小平这样的人才。而此时周小平在意大利工作了五年,良好的工作条件,舒适的生活背景都让开始创业的浙粮倍感引进这种人才的困难,但是他们面对双汇等大型企业的争夺,还是胜出了,虽然浙粮的秦关荤书记很含蓄地介绍了引进周小平的过程,但是我从周总在企业介绍时神态、信心等等表明,证明出他是热爱这个企业,热爱浙粮。一个优秀专业人才的存在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相信浙粮在引进特殊优秀人才上是肯定下了心血的,也会是大手笔的,这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只有引进出色的专业技术人和高水平的管理团队,传统优质产品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短短两天的对标学习,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和教义,让我难以忘怀。集团的“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创新突破”大讨论,关键还在创新突破上。如果找到我们公司的突破点,还需要全体员工和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共谋共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