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30日,天津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金星”牌商标获得了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作为商务部开展振兴“中华老字号工程”以来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金星”牌不仅成为天津唯一获得“中华老字号”荣誉的酒类品牌,也成为与茅台酒、五粮液、青岛啤酒同时获得这一殊荣的三十家酒类企业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金星”牌在国内处于鲜为人知的状态,不仅一般消费者闻所未闻,就是业内同行也知之甚少,这也就难怪在世界品牌研究室公布的酒类老字号企业中,偏偏遗漏了“金星”牌。那么,这一“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金星”是何以跻身中华老字号阵容之列,又是凭借什么样的实力和资历获得“金字招牌”的呢?
在国内市场鲜为人知的“金星”牌玫瑰露、五加皮、高粮酒,是天津的传统出口名酒,长期享有“津沽三宝”的美誉。早在元代,随着海运的兴盛和祭祀妈祖的需要,位于天津海河东岸的大直沽已能制作烧酒。清朝康熙以后,大直沽生产的玫瑰露、五加皮、高粮酒开始陆续出口;1880年前后,义聚永创始人刘鑫对玫瑰露、五加皮和高粮酒进行了技术创新,从此使义聚永名声大振;1927年,义聚永在南洋注册“金星”牌,率先打开了南洋市场;1931年,义聚永在香港注册商标。从此,以义聚永为代表的大直沽酒畅销海内外,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一带,并转运欧美各国。1934年,义聚永作为天津唯一的酒商又先后参加“首都国货展”和“芝加哥博览会”,使义聚永作为国货精品跻身于世界级展会的大雅之堂。
与近年来国外名酒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相比,中国白酒的海外市场之路似乎显得格外漫长。为了一张国际化的面孔,很多国内白酒企业已经在市场上打拼了很多年。而天津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义聚永酒,飘洋过海数百年,早已在世界各地声名遐迩、美名远扬。特别是其“金星”牌玫瑰露酒曾先后荣获法国、西班牙国际博览会金奖,在国际上享有“中国白兰地”的美誉;在马来西亚,五加皮酒被誉为“中国神水”。长期以来,在海外华人文化圈中,义聚永生产的玫瑰露、五加皮、高粮酒则享有与茅台、青岛啤酒、五粮液一样的国酒至尊地位,多年以来一直名列国内出口烈性酒的销量冠军。
从作坊酒到品牌酒,义聚永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时,义聚永、义丰永、同聚永、广聚永等大直沽仅存的十家私营酒庄合并到天津食品进出口公司(现天津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统一对外出口。数十年来,经过该公司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其所生产的玫瑰露酒、五加皮酒和高粮酒已发展成为具有4个系列、20多个品种、上百个规格的系列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已从原私营酒商开发的香港、澳门、南洋一带地区,扩大到了亚洲、欧美以及非洲等183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
2006年,是天津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战略转型、再造金星辉煌的关键一年:1月13日,“金星”牌五加皮酒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食健字”号证书;3月10日,举行“金星”牌玫瑰露酒、五加皮酒、高粮酒品鉴暨发布会,吸引了中国酒界、营养界的著名专家及国内外销售商的众多目光;11月26日,在马来西亚云顶与马来西亚海鸥集团联手成功举办了“五加皮之夜”,引起当地华人社团和媒体的轰动,同月酒厂达到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的要求,获得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12月19日,国务院商务部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授牌,同日天津华人酒饮有限公司更名为天津义聚永酒业酿造有限公司;同年,由南开大学营销系完成义聚永品牌策划报告,并已组建专业化的市场营销团队,义聚永的国内上市计划紧锣密鼓进行中。
这一系列的“动作”与义聚永新的战略布局有关。这一拥有七百年酿造史、近两百年出口史的中华老字号,这一早已被我国一代酿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誉为“酒之瑰宝”的津门名酒,这一在海外华人世界传承了数百年的华人文化品牌,这一具有传奇色彩、历经沧桑变迁却始终保持旺盛品牌生命力的正宗民族企业,在经过海外市场长达百年品质和品牌的深度积累和沉淀后,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终于在国内消费者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期待中重新走入国人的视野。
产品品质是义聚永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也是他们回归国内竞技场的根本所在。从作坊酒到出口酒,从地域名酒到国际品牌,从国酒佳酿到文化名酒,作为传统中国酿酒工艺的历史缩影和中国酒文化的重要遗产,义聚永已经初步奠定了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虽然早已迈入国际化门槛,虽然拥有令人艳羡的“金字招牌”,但义聚永人也深知,面对激烈竞争的国内市场,义聚永的品牌创新和复兴之路依然还很艰难。
2007年3月,义聚永国内销售计划正式启动。或许,从这个时候开始,义聚永这个经过两百年海外市场洗礼的民族企业将在国内市场掀起一股“海归”的波澜,成为国内市场上一颗耀眼的金星。(张莉)
[upload=jpg]upfiles/AG2007-04-11_16-13-19.